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的上限:你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吗

国际循环 2015/12/8 13:13:47

  近年来,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机构急救培训,借助新浪博客、微信、搜狐博客等多个平台传播急救科普知识,科普作品被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等众多媒体引用刊载。2015年3月开始线下急救培训工作坊,为微博粉丝提供急救实际操作训练课程,在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均有开课,广受学员好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廖晓星

  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2015 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于10月15日如期而至,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改变,是将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界定为每分钟100~120次,成人按压深度为5~6 cm。这两个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项研究成果是由美国ldris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的,论文2012年发表在Circulation

  2012年8月,我由医院派到位于美国达拉斯的徳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学习,认识了Parkland医院急诊科的ldris教授,此前我在《2000 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英文版封面上看到过他的头像。作为复苏指南的重要参与制定者,他在New Engl J Med、JAMA、Circulation、Critical care Med、Resuscitation等杂志上发表过研究论文。

  由于同行关系,又在同一研究领域,我们很快就熟悉并了解了对方的工作情况。ldris教授从2005年开始领导一个研究团队开展针对院前心肺复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Resuscitation outcomes consortium ,ROC),其目的是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该研究涵盖美国和加拿大的12个城市的80多个急救机构、30家医院,是迄今最大规模的院前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

  2010复苏指南中提出“高质量心肺复苏”的5个要点: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按压深度至少5 cm(成人)、保证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和避免过度通气。这一理念的实施虽然大大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但由于没有设定按压频率和深度的上限,使施救者颇感困惑。ROC研究就是针对此问题设计的,期望通过大样本研究数据找到最佳的按压频率和深度。

  与中国不同,美国的院前急救人员是从没有医学背景但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中培养的,执行力很强。研究团队专家对消防员进行统一培训,做心脏按压时使用统一的手柄,在监护仪中安置统一的软件,在现场对患者施救时相关数据将自动采集并保存,再由专门人员统计分析。

  ldris教授邀我参加他们团队定期举行的研究例会,初步数据表明,以存活率为观察终点,按压频率在每分钟110次左右为最佳点;按压深度低于5 cm时效果不好,超过6 cm则并发症明显增加。我在他的电脑中看到两条呈正态分布的曲线,这就是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