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GWICC首页
论文摘要
会议背景
现场报道
专家访谈
名家视点
会议幻灯
大会采风
精彩视频
GWICC
GWICC2021
GWICC2019
GWICC2018
GWICC2017
GWICC2016
GWICC2015
GWICC2014
GWICC2013
GWICC2012
GWICC2011
GWICC2010
GWICC2009
GWICC2008
国际循环
资讯内容 Content
院外心脏骤停存活者很少有认知功能受损 Little Cognitive Impairment See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Survivors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4/10/8 0:00:00
加入收藏
关键字:
《the American Heart Journal》杂志2004年9月(Am Heart J 2004;148:416-421)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存活者认知功能未受到损害。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Dr. Anouk P. van Alem及其同事研究了308例院外心脏骤停(室颤)存活者认知功能与复苏的时间相关因素间的的关系。 复苏后6个月其中的57例进行了神经精神检查,包括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试验。 该研究组也搜集了复苏时的时间相关内容。研究了急救车到达前实行心肺复苏、从心脏骤停到开始心肺复苏、心室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根据该研究结果,观察到11%-28%的存活者认知功能受损。58%的受试者在所有试验的评分显示认知功能未受损。19%的患者经历了日常活动受限。 在急救车到达前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其总的认知功能有更好的趋势。另外这些患者的即刻恢复和眼肌运动追踪能力更好(分别是P = 0.03和P < 0.01)。认知功能与开始心肺复苏时间、开始心室除颤时间、恢复自主循环时间之间有弱的相关性。 Dr. van Alem研究组说自主循环恢复延迟与好的认知结果相一致。他们因此推荐开始和中止心肺复苏不应以循环骤停的持续时间为基础。
发表评论
打印此文
字体大小
分享此文
评论区
有
0
人参与了
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相关文章
中西合璧,论道京城:血脂管理在ASCVD剩余…
GW-ICC报道丨国际联合论坛——CVIA:…
GW-ICC专访丨马长生教授:紧跟AI时代步…
GW-ICC专访丨韩雅玲院士:BRIGHT-…
GW-ICC专访丨陈绍良教授:PADN技术助…
GW-ICC专访 | 丛洪良教授:关注血脂干…
刘园园教授:以核心处方为抓手,探索中西医结合…
GW-ICC 2023丨华为运动健康:智能可…
相关幻灯
[GWICC2015]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
[GWICC2013]舒张性心力衰竭(H…
[GWICC2013]FFR在左主干病变…
[GWICC2013]急性心力衰竭危险分…
相关视频
[GWICC2014] ESC心律失常热…
[GWICC2014]ACC&GWICC…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1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统计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