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SC2009]反复支架内亚急性血栓给我们的提示
患者,女,66岁,主因胸痛1天、加重7小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的危险因素。既往干燥综合征20年,肺间质纤维化1年。ECG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第一次PCI:造影显示左前降支(LAD)近端富含血栓。导丝通过后LAD远端血流即恢复,于病变处置入DES,给予后扩张,效果满意。
作者:林运
有19593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24
-
为高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保驾护航
北京安贞医院的柳弘教授详细介绍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的临床应用,内容涉及IABP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生理意义、工作模式等多个方面,引起了许多会员的关注,并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概念:IABP是一种机械循环辅助治疗手段。它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 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14997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24
-
托起明天的太阳 ——李建平教授谈旋磨技术在PCI术中的应用
评价旋磨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David Auth发明。1988年此项技术首次应用于人类的冠状动脉病变之中。在一些特殊病变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几乎是冠脉成型及支架置入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但由于需要特殊器械及操作相对复杂 等等原因,其技术在国内仅限制在一些大的中心使用。
作者:任民
有24194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24
-
CIT打造中国介入2009主色调
值得一提的是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杂志编委会专家组推出中国2009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第一版指南是2002年公布的,2002年以后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问世,第一版指南显然已经不适合目前应用。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1272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01
-
血小板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过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避免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是抑制炎症过程HE 稳定斑块,特别是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此目的,但是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作用通常需要1~2年时间才能实现。
作者:霍勇刘兆平
有23239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01
-
主动脉弓病变——腔内修复技术新纪元
3月20日,在外周和腔内血管治疗分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就主动脉的腔内修复技术发表了精彩演讲。郭教授指出,近十几年来,主动脉瘤和夹层的腔内修复技术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新发现、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若从起点望眼今天的主动脉腔内修复世界,许多创新已令人难以置信。
作者:郭伟
有17396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01
-
无痛性治疗:ICD技术的新纪元
几项循证医学的结果彻底改变了上述滞后的认识。首先是PainFreeRxⅠ研究,该研究有220例ICD患者入组,观察ATP终止快室速的疗效。结果证实,ATP治疗快室速的成功率77%,室速恶化率为4%。
作者:郭继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有28993人浏览
发布于:2009-04-01
-
同心协力,共促CIT持续发展,为介入治疗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组委会于2009年3月19日下午13:30~14:30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CIT 2009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大会秘书长徐波主任主持,出席的嘉宾有大会主席高润霖教授、大会组委会姜永茂主任、TCT创始人和大会主席Martin B. Leon教授、EuroPCR创始人和大会主席Jean Marco教授。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21461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冠心病的血管生物学热点
CIT 2009大会首日的“介入药物学和心血管预防”会场上,多位国内心血管界知名教授分别从炎症、钙化、影像、血栓和内皮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作者:国际循环网
有19365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
-
中山医院手术转播
3月19日上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领导的介入团队为与会专家展示了两场精彩的CTO手术转播。首先是一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糖尿病病史,冠脉造影证实左主干开口处完全闭塞伴严重钙化,右冠造影显示右冠中段60-70%狭窄,右冠经后降支至间隔支提供3级侧枝循环至LAD近段第一对角支开口处。
作者:黄榕翀钱菊英
有27606人浏览
发布于:2009-03-31